缺水缺電、疫情升溫,彭博:台灣面臨氣候脆弱帶來的挑戰

根據彭博社報導,台灣受疫情再起打擊,加上缺水缺電危機,台灣晶片廠還要彌補晶片短缺的問題,都突顯台灣對氣候變化異常脆弱帶來的長期挑戰。

法國外貿銀行(Natixis)經濟學家 Gary Ng 指出,中期來看,能源和水確實是台灣關鍵因素,不僅為了糧食安全,對不斷成長的半導體產業和相關投資也相當重要。

彭博社指出,很少有地方出現如此戲劇性變化,今年初台灣不管經濟跟股市都很繁榮、確診病例幾乎沒有;現在疫情持續延燒、確診病例不斷上升,政府實施許多抑制措施,但現在看來,缺水問題可能更難解決。

這是因台灣氣候十幾年來一直變化。根據台灣氣候變遷調適平台,1957~2006 年,台灣夏季幾乎延長一個月,冬季則縮短一個月;過去一世紀,平均溫度上升約 1.3 度,大概是全球速度 2 倍,到本世紀末還可能再次上升。

以往台灣靠每年 5 月和 6 月梅雨季補充水庫,但今年梅雨季表現令人失望,可能低於以往平均,根據氣象局預估,可能要等到 6 月上旬才會出現可觀降雨。資料顯示,近 12 個月裡,水庫集水區只有 807 公釐降雨量,不到年平均一半。

凱基證券經濟學家 Carl Liu 指出,台灣缺水問題存在很長時間,不僅過去幾天,「如果供電量無法滿足關鍵產業需求,將嚴重侵蝕台灣的投資和出口業績。」

根據台電資料顯示,超過四分之三電力是由化石燃料負責,包括天然氣和煤炭,核電供應約 13%,其餘來自可再生能源。水力發電占比不超過 2%,卻相當關鍵,因為發電機可在幾秒內打開並開始運作。

隨著工廠全力拚產能,台灣只能全島分區限電應付水電問題;如果 31 日之前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少於 100 公釐,限制將更嚴格。

颱風、反聖嬰現象加劇乾旱問題
農民是另一個乾旱受災戶,農業消耗台灣至少 70% 以上用水,而工業用水占 10% 左右。自去年第二次收成不佳之後,政府今年 1 月開始暫停灌溉南部稻田,目前稻米庫存量,僅能維持國內約 8 個月消耗量。

去年台灣沒受到任何颱風襲擊,為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現象,也是乾旱主因之一;另一個原因則是反聖嬰現象,不過目前正在減弱,有助天氣回歸正常。

國際信評機構惠譽(Fitch Ratings)月初表示,這場旱災證明,水資源壓力和不斷變化的氣候變遷,可能成為整個價值鏈的風險,政府也必須在家庭用水及工業用水分配做選擇。

彭博社認為,這次狀況可能使台灣原本預計 2025 年前告別核能的計畫延後。凱基證券 Carl Liu 指出,可再生能源無法短期內取代傳統發電,所以廢除核能不會像政府預期那麼快。

台灣承諾,2050 年碳排放量將比 2005 年時少 50%,且在最近 6 年,可再生能源的供電量增加約 50%,隨著海外公司競標大型海上風電項目,步伐可能會加快。

不過台灣仍無法避免缺水、缺電、溫度上升及極端天氣來臨。Reset Carbon 資深顧問 Nate Maynard 指出,氣候影響是長期的,只有透過激勵措施和提高使用價格,提倡節約,台灣才能應對乾旱,同時獲得更多水資源。

Taiwan’s Sudden Unraveling Masks a Serious Climate Problem
(資料來源:Tech News; 日期:2021/05/25)